top of page

教養守則:放手與堅持—為人父母的界線

已更新:2024年7月27日

撰文者:怡心診所院長 王怡仁醫師 

 

在兒童心智科工作多年,面對父母在教養上的議題經常被問到的就是「何時該放手?」、「何時該堅持?」

 

這是不太容易簡單回答的問題。每個孩子因為有著不同的性格/氣質:在A身上,可能因為孩子本身有自己的獨立性格,在青少年期就習慣/喜歡自己做一些決定,所以可能身為父母就可以跟孩子討論之後漸漸放手;但是B可能依賴性較高,比較習慣別人替他做決定或是聽從父母的意見,因此做父母的可能就不宜太早放手,而是需要多一些引導的過程之後,再決定放手的時機。

 

門診中經常因為孩子們各式各樣狀況困擾的父母親,會經常困惑:「我到底是否應該更加堅持一些,而非跟孩子太快妥協?」或是:「我不應該一味堅持,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」—在其間不斷拉扯、思量。

 

對於堅持性高、有著固著行為的孩子,我經常建議家長需要先「預告」可能會出現的改變,或是給幾個可能的選項,減少孩子單一的想法,增加其彈性,也為如果不符合其原來的期待先打預防針,減少後續吵鬧不休的機會。如果真的無法避免吵鬧,則需要在其吵鬧過後,好好跟孩子討論一下,他剛剛的行為除了吵鬧、有無其他的處理方式可以替代,好好引導孩子思考及討論,不要吵完鬧完就算了。

 

對於不斷測試父母親底線的孩子,我則是建議父母親需要把持住界線,不要妥協;否則孩子知道底線容易突破,就會步步進逼底線,父母親就會節節敗退。一個家庭中的位階還是需要好好堅持與掌握的—父母親還是需要保有父母親的地位,不要把孩子養得比父母親還要權威、還要大,這樣對於孩子並非是妥善的教養之策,疼愛與關心子女而非一味溺愛及縱容,這才是理想的教養之策。



王怡仁醫師
教養守則:放手與堅持之間

Contact Information

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69巷7號​

電  話|(02) 2707-0112; (02) 2704-1325​

Email|ihsinpsy@gmail.com

營業時間

週一至週五,10:00 - 21:00 

週六,10:00 - 18:00

​關注我們的社群消息

  • Lin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🧡 汽車停車資訊 ◉ 仁愛院區停車場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 ◉ 應安168停車聯盟-仁愛場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48巷11號 ◉ 168停車聯盟-四維場: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44巷21號 ◉ 鴻霖停車場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號B1

🧡 捷運路線 ◉ 忠孝復興站3號出口 ◉ 大安站3號出口

🧡 公車路線 ◉ 仁愛國中站: 0東、33、52、275、278、292、556、688、707、902、905、 906、909、913、939、敦化幹線 ◉ 仁愛復興路口站 / 仁愛大安路口站: 37、245、261、仁愛幹線、270、311、621、630、651、665 ◉ 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站: 41、74、204、685、278(回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