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學校發生衝突!家長怎麼辦?
- 怡心診所
- 4月1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撰文者:王奕勛 諮商心理師
小杰和阿威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,但最近,小杰發現阿威開始和其他同學走得很近,內心悶悶不樂。直到某天,他聽說阿威在背後說他壞話,心中的不滿瞬間爆發,下課時衝上前質問。兩人越吵越激動,最後忍不住推倒對方,被老師帶去訓導處,家長也被通知到校。
接到學校電話的那一刻,小杰媽媽的心情複雜,一方面震驚小杰居然會和同學打架,一方面有些生氣小杰這樣的表現。回家後,小杰媽媽想與小杰溝通,但又擔心一開口會讓小杰會更生氣,甚至閉口不談。
當孩子在學校發生衝突或是與你分享人際關係的不愉快,你是否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孩子憤怒與失落的情緒,覺得想幫卻幫不上忙呢?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可以怎麼做!
為什麼我和孩子談情緒總是碰壁?
急於解決問題
有時候,當你聽孩子談論困擾時,是否會立即給出解決方案?例如,「那你就……」或是「為什麼不這麼做?」這些建議雖然出於好意,但孩子未必想立刻解決問題。當情緒激動時,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,而非被指導。
難以情緒共鳴
「哭有什麼用?」或是「你就是太愛生氣才會人緣不好!」這些話是否在您成長過程也曾經出現過?我們的文化常常要求大家壓抑情緒,但也使得家長可能缺乏被同理的經驗,難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。
當校園與人際衝突發生,親愛的家長們,你可怎麼做?
步驟一:照顧好自己的情緒
聽到孩子在學校發生事情,家長難免感到生氣或擔憂,但我們不要忘了,孩子可能也跟您有一樣的心情,因此如果您還在情緒上頭,我們先避免與孩子談論此事,花些時間讓自己消化一下,以免兩個有情緒的人最後大打出手。
你可以這樣說:
「我知道你現在心情不好,我也是,等我們都冷靜以後再來談這件事!」
「這件事不急,我們先吃頓飯,晚點再聊!」
「這件事很重要,但我想先冷靜一下,才能好好跟你討論!」
步驟二:先表達關心與理解,再來探問事情經過
無論是在學校發生衝突,或是主動與您抱怨學校的事情。記住,孩子要的只有一個,那就是家長的接納與陪伴。因此,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予足夠的安全感與正向支持是很重要的,否則孩子可能會以為自己是個「壞小孩」、「父母不愛自己」或是從此不願分享自己的心事。
你可以這樣說:
「我知道你不會隨便出手的,你會這麼做一定有重要的原因。」
「我相信這個狀況一定也不是你所樂見,你願意說說怎麼了嗎?」
「事情鬧得這麼大,我很擔心你,你現在心情還好嗎?」
步驟三:協助孩子釐清事情的原委
要找到解決辦法,首先得先釐清事情的原委,因此在孩子冷靜之後,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提問,引導孩子說明事情的經過,除了讓自己搞清楚狀況,也幫助孩子看見事發歷程更多的細節。記得!詢問的過程盡量「具體」、「詳細」,但是先不要開始跟孩子討論是非對錯,否則孩子可能會再次關閉心房。
你可以這樣說:
「那時候他說了什麼做了些什麼?」
「聽到那句話時,你的反應是?」
「然後呢?你後來是怎麼處理的?」
步驟四:不評價,提供建設性回饋
最後,在釐清事情經過後,孩子或許也抒發情緒抒發得差不多了,這時候就是家長提出建議的好時機,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,建議就只是建議,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,因此記得帶著開放的心態與孩子討論。
你可以這樣說:
「我有個想法……,不知道你覺得呢?」
「如果是我的話我會……,但我也很好奇你有什麼考量?」
總之,當孩子在學校發生衝突或情緒波動時,家長的理解與陪伴至關重要。透過耐心聆聽、情緒共鳴和有效的溝通,家長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情緒,並從衝突中學習成長。
處理拒學是一場長期抗戰,需要幾週甚至幾年的時間。在這段陪伴的過程並不容易,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拒學的困難,歡迎留意怡心診所舉辦的親職系列講座。
※若有興趣瞭解更多,請留意怡心診所為孩子和爸媽所舉辦的親職講座和兒童團體~
